清明去哪儿玩,西湖古墓群了解一下

 


杭州人文荟萃,风光宜人,历朝各代均有名人长眠于此。本地标集录了杭州历代名人墓葬、祠堂、纪念馆等50余处,以便大家观光游览,瞻仰先贤圣迹。

===========

孤山古墓群

林逋墓、秋瑾墓、苏曼殊墓遗址、惠兴墓遗址、冯小青墓遗址、郭孝童墓、白苏二公祠等

===========

西湖北岸古墓群

岳飞墓、岳云墓、张宪墓、牛皋墓、武松墓、苏小小墓、陈文龙墓、孙花翁墓、连横纪念馆等

===========

西湖西岸古墓群

于谦墓、于谦祠、陈夔龙墓、俞曲园墓、盖叫天、赵之谦墓遗址、瞿鸿禨墓、理公塔(慧理禅师灵塔)等

===========

龙井古墓群

徐锡麟墓、陶成章墓、浙军攻克金陵诸将士墓、辩才法师墓塔、胡则墓、许引之墓等

===========

西湖南岸古墓群

张苍水墓、张苍水先生祠、章太炎墓、章太炎纪念馆、魏源墓、潘天寿墓、苏东坡纪念馆等

===========

西湖东岸古墓群

钱王祠、丁鹤年墓亭、天方先贤卜合提亚尔墓园、潘天寿纪念馆、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等

===========

九溪虎跑古墓群

陈三立墓、陈布雷墓、莲池大师墓塔、弘一法师塔、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、济公塔(济颠墓)等

===========

良渚半山古墓群

沈括墓、张闻天墓、司徒雷登墓等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图》画的是嘉兴哪里?

嘉禾八景图卷:纸本墨笔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,65岁时作。嘉禾八景图是吴镇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,它既是中国画横幅的范作,又是真实地点的写照,画了从嘉兴到魏塘的八个风景点:空翠风烟、龙潭暮云、鸳湖春晓、春波烟雨、月波秋霁、三闸奔湍、胥山松涛、武水幽澜,其中一些景点尚存。此幅原为美国私人收藏,后捐献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吴镇,元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,擅画山水、梅花、竹石,与黄公望、倪瓒、王蒙合称“元四家”。他在自己的《嘉禾八景图》中有这样的题跋:

“胜景者,独潇湘八景,得其名广其传唯洞庭秋月、潇湘夜雨,余六景,皆出于潇湘之接壤,信乎其为真八景者矣。嘉禾我乡也,岂独无可揽可采之景与?闲阅图经,得胜景八,亦足以梯潇湘之趣。笔而成之图,拾俚语,倚钱唐潘阆仙《酒泉子》曲子寓题云。至正四年,岁甲申,冬十一月阳生(冬至)日,画于橡林旧隐。梅花道人镇顿首。”

相关文章链接: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图》高清图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武水幽澜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胥山松涛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三闸奔湍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月波秋霁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春波烟雨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鸳湖春晓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龙潭暮云

(元)吴镇《嘉禾八景》之空翠风烟

千年古镇泗安|广安桥、太平高桥和寿星桥的具体位置

泗安镇,古称四安,史载筑城于公元613年,至今历史有1400周年。泗安镇与众多江南的千年古镇相比,建镇历史当属翘楚,往上追溯起来历史更为久远,甚至可以讲长兴最早的历史源于泗安。

从建镇历史而言,泗安建镇要早于雉城。公元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隋末农民起义领袖辅公柘占领了包括长兴在内的江南之地,他指挥辇土为城,因城堞与西北之雉山相近,将长城县更名为“雉州”,这就是雉城建镇之始。而此前11年,即隋炀帝大业九年(公元613年),隋朝政权在泗安镇置“鹰扬府”,并筑“四安城”,为现在泗安建镇之始。

泗安镇最迟于宋朝之时,就发展成为苏皖之际的商业重镇,南宋庆元三年(公元1197年),宋慈懿太后曾捐银三万余两,修成通往广德的十里荷花石板古道。元明清之际,由于泗安是重要水码头,水路直通苏杭,为西天目山、皖南等地山货出口的中转站,有“拉不完的广德、装不完的泗安”之说。

悠悠千年,沧桑古镇。遗憾的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位于军事要冲,在历史上饱经战火洗劫,原住民在太平天国义军与清军的拉锯战中几丧殆尽,曾经繁华的地面建筑也在抗战中毁于一旦。如今,千年古镇开始慢慢恢复元气……

泗安镇老街从西到东分别是上泗安、中泗安、下泗安,下泗安是泗安镇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隋代所建的四安城即位于下泗安,此后才向西扩展至中泗安、上泗安。

下面三座古桥都在上泗安,横跨泗安塘,从上游到下游(从西到东)依次是:

寿星桥:

寿星桥|泗安镇
扫描图片二维码用地图软件查看


广安桥:

坍塌桥也叫塔桥或踏水桥。该桥始建于明洪武(1368-1398)年间,原堂堂骨桥,后经清末重修,桥面下至两岸,两头桥台岸齐平,每逢大水,泗安溪的河水都会淹没桥面,行人在桥上行走,就像在河中行走,故取原桥名堂堂堂桥的谐音,民间称坍塌桥。但是这座桥的正式问题额的名字是广安桥,当时是泗安镇通向安徽广德的必经之路,因此取广德、四安各字。扫描图片二维码用地图软件查看

在村庄中心古码头旁。坍塌桥也叫塔桥或踏水桥。该桥始建于明洪武(1368-1398)年间,原堂堂骨桥,后经清末重修,桥面下至两岸,两头桥台岸齐平,每逢大水,泗安溪的河水都会淹没桥面,行人在桥上行走,就像在河中行走,故取原桥名堂堂堂桥的谐音,民间称坍塌桥。但是这座桥的正式问题额的名字是广安桥,当时是泗安镇通向安徽广德的必经之路,因此取广德、四安各字。

太平高桥:
太平高桥|泗安镇
扫描图片二维码用地图软件查看
在广安桥东200米处。

泗安古城及城门

 

 

泗安古城及城门(扫描二维码定位该地标)

泗安古城及城门
泗安古城及城门

 

 

泗安,一座屹立在浙皖边界,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边界小城,位于浙江省西北部,太湖西南岸。

“泗安”专名含义

泗安因城得名,隋朝大业九年(613),朝廷在当地置鹰扬府,筑有城池,以拱卫周边长城、安吉、广德、宜兴四县。城有四门,分别称作长安、吉安、广安、宜安,分对长城、安吉、广德、宜兴四县,合名四安。

至明朝末年,四安镇因水路畅通,商贸繁盛,成为长兴县乃至浙北地区最重要集镇,故在“四”字左侧加上“氵”,更名泗安。长兴县母亲河泗安塘穿境而过,沿河古民居、古商铺、古桥、码头等古建筑众多。

泗安镇历代题咏无数,如宋朝张耒《霅溪道至四安镇》、元朝贡奎《过四安镇》等。

霅溪道至四安镇

作者:张耒 朝代:宋

苕霅清秋水底天,夜帆灯火客高眠。

江东可但鲈鱼美,一看溪山直万钱。

长兴古城墙及城门

长兴古城墙及城门
长兴古城墙及城门(扫描二维码查看该地标)

 

长兴县古城墙概念出自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筑长城,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,西晋太康三年(282)建长城县,距今已有1734年历史,但县治在东南二十里,东晋咸康元年(335)县治迁到城东溪之北岸,隋唐时期,县治在今址附近,唐武德年间,曾筑城于城郊古城山,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),吴越王钱镠避朱温庙讳,改长城为长兴,距今1106年,直至元末明初朱元璋丁酉年(1357),耿炳文破张士诚,缩小原先城墙,新筑长兴城,奠定长兴今县城格局。后经明、清、民国,多有修缮,但均基于原貌,未作大改动。

南宋归安人谈钥在《嘉泰吴兴志》这样描述长兴:”晋初置县在今富陂村,距今县治东南二十里。成帝咸康元年(335)徙苕溪北,在今县治东二里重光宫其故基也。隋大业十一年(615)又徙于吴夫概废城,距今县治东南二里百六十步。至唐武德七年(624),始移于今处,在郡治西北七十一里,内有子城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所指的今处,是宋代时期的县治所在地。从以后的地方志文献来看,唐代武德七年(624)的古城范围较现在的范围要大(图一)。

清代光绪元年(1875)赵定邦所刊《长兴县志》验证了《嘉泰吴兴志》的说法:”咸康三年(337)徙筑溪北,在今县治东二里,唐武德七年(624),始移置今所,辇土为城。宋天圣中,重修城,有七门。东曰朝宗门,南曰长城门,西曰宜兴门,北曰吉祥门,东南曰迎恩门,西南曰广德门,东北曰茹茹门。”唐宋时期的城墙建筑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长兴的繁盛与重要。

长兴县城城墙自耿炳文重筑以来,明中期亦有修建。《明顾应祥重修长兴县城碑记略》:始于嘉靖丁巳(1557)二月,至八月工毕,周以丈计者,千一百七十有奇,高丈有七尺,下广如旧址,而上广杀之,睥睨高五尺,六门因旧焉,新增城楼者六,水关新者二,门皆护以铁叶,为窝铺者四十有二,月城遂完。

民国未见修缮记载,至解放初50年代末,长兴县古城墙基本拆毁一尽,东段留有一部分墙体(20米左右),北段城墙墙基仍在。

光绪《长兴县志·卷二》这样描述长兴古城墙:丁酉年(1357)兵克长兴,元帅耿炳文始筑今城,比旧城减小。砖瓮甚坚固,高三丈,阔二丈八尺五寸,周九百二十九丈,城门六:东曰神武门,距故朝宗门一里;南曰嘉会门,距故长城门二百步,西南曰承恩门,旧广德门西曰长安门,北曰吉祥门,距故门一里,东北曰宜春门,距故茹茹门一里。今南北古城址现在各有瓮城,内外楼橹水门二所,东曰清河关,通郡城及太湖;西曰大雄关,通合溪。

长兴县城城门共八个:六个陆城门,两个水城门。分别以现在的地名标识,东侧城墙城门为三:陆城门望春门(大东门),在解放桥往南金茂百货商场南侧,为瓮城结构;陆城门宜春门(小东门),在小东门桥往西的绿化位置,为瓮城结构;水城门清河关,在望春北路与州桥港(后改州桥停车场)交接处,东侧为水门,西侧河上架有清河桥。

南侧城墙门为一:陆城门嘉会门(南门),在今南门桥北,即长兴港北岸(人民路最南端)。

西侧城墙门为三:陆城门长安门(大西门),即县前街与西护城河交接处;陆城门承恩门(小西门),在米行弄最西段小西门桥东侧;水城门大雄关,在州桥港与西护城河交接处。

北侧城墙门为一:陆城门吉祥门(北门),在北街(金陵中路)与北护城河南岸交接处。

光绪元年(1875)所刊《长兴县志》载:开濬之初,浚濠阔七丈,深一丈五尺,并引箬溪之水分入。中一道自大雄关入城出清河关。

从《长兴县户地原图》得到关于古城墙的具体概貌出入主要是三个方面:一是明清古城墙并非是直接临护城河而建,一般城墙之外与护城河之间距离为10-20米,这段距离之内被民宅、田地所占据,城墙边还会留有2米左右的城墙脚小路;二是瓮城(月城)并不是修筑在主体城墙内,而是一面”贴身”主城墙,其余三面则向外凸,或呈半圆,或呈矩形;三是陆城门、水城门并非”一体化”的立体工事,而是陆、水分离的单独城门,依陆路走向及水道分布而建。对照此手绘原图,用数据可以让长兴古城墙变得更具体。

按照明代初期营造尺寸一尺记32厘米计,明代长兴古城墙的尺寸即可换算如下:高9.6米,宽9.12米,周长2972.8米。

东侧城墙为沿望春北路及望春南路分布,东城墙内有东城脚弄,宽度大约2米,宜春门瓮城(月城)呈半圆型向东外凸,外弧线长达90米左右。同处东侧的望春门瓮城,向外凸出部分呈矩形,三面所加长度为53米左右(城门宽度3米左右)。

望春门外即为望春桥,桥向东35米即为仓前街和观府巷十字路口(桥长度7.5米左右,驾于东护城河最窄处),桥向西与望春门瓮城(月城)城门处相距14米(含大东门外城脚路),东侧瓮城城墙门至主城墙墙门距离16.5米,望春门城墙大门西与大东门街相通,大东门街西与淘沙街相连。

西侧城墙亦有两陆城门。大西门,即长安门,瓮城结构外凸部分呈矩形,三边周长达80米。瓮城外9.6米为护城河,河上有西门桥。

承恩门,即小西门,亦为瓮城结构,小西门瓮城外凸城墙弧长为44米(含城门宽度)。

清河关与大雄关水城门宽度相仿,均在7.4米左右。两水关为州桥港的东西端。

南门桥北即为南门(嘉会门),南门向南外凸瓮城弧长达75米。城门与南门内街相连,8米外即为护城河。南门桥的跨度亦达到了惊人的26.2米。

北城墙距北护城河距离22-41米,护城河宽度在17米左右。但北门吉祥门即在北街(金陵中路)与北护城河交接处,规模与小西门相当。

安城古城墙及城门

安城古城墙及城门
安城古城墙及城门(扫描二维码查看该地标)

 

安城地处安吉县城递铺镇北约10公里处的西苕溪西岸安城村,是唐代晚至民国时期的安吉州、县治所在地。据同治版《安吉县志》载:“元至正十六年丙申(1356),明兵克妄旨,总管张俊德始筑土为城。越一年,元帅费愚筏以石,廷环六里,高二丈有奇,广半之,门四:东日迎春(宾阳),南日朝阳(丽正),西日宝成(迎恩),北日拱宸(迎风)。城濒大溪,引水为濠,凿濠为池,仅通舟筏。”

安城平面略呈桃形,城内原有9街、1 8巷、12牌枋、72口水井及府衙、文庙、祭坛等建筑。周栽桑树,故有桃形桑城之美称。

安吉建县前为鄣县,隶属鄣郡(郡址在今安吉古城),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),更鄣郡为丹阳郡,迁治宛陵(今安徽宣城)。越一年改鄣县为故鄣县,隶属丹阳郡。

《后汉书·丹阳郡·故鄣县》载:“光和末,张角乱,此乡守险助国,汉嘉之。”灵帝中平二年(1 85),割故鄣县南境另设一县。灵帝取《诗经·无衣篇》‘安且吉兮’。故立县,赐名安吉,隶属丹阳郡。”县治几经迂徙。于唐天祜四年(907),迁至马家渡西(即安城)。

安城城墙由城墙、城坛、城门及环城马道和护城河、跨河石桥等组成。现城墙除城垛坍塌,内墙包砌的块石大部分拆除,东门及东门外吊桥拆毁,部分护城河湮塞外,其余均保存较好。城墙周长3000米,横断面呈梯形,下宽6~8米,上宽3—4米,残高3—6米。墙体内黄土杂石子夯筑,外墙用青砖、条石包砌,内墙用块石包砌。安城城墙因多次遭受洪水冲塌,几经修复,城墙具有防御防洪双重功能,并根据南高北低的地势精心设计四城门,即紧临西苕溪的南门相对较矮小,而北门且很高大,使得进水慢、泄洪快。并且所有城台均设内外两道城门,内

城门开闭式具防御功能,外城门槽闸式为防洪所置。现存南、西、北三城门的金刚墙均为条石错缝或丁字型平砌,但拱门部位的构筑方法不尽相同,其中西城门与南门基本一致。

城墙内外均有环城马道,马道宽1.8米左右。城内马道用青砖或中间用卵石铺就,散水较大。城外马道用青砖两边用侧石铺就,散水相对较缓。

护城河宽20—80米,外岸土筑提埂,内岸距城墙较近处,用条石帮筑护城河坎,其它地段用黄泥夯筑护坎。南北护城河平桥跨连,东护城河原有吊桥,建安泗公路时拆除,西护城河拱桥跨连。

城墙东南约500米处的西苕溪东岸有始建于唐五代时期的灵芝塔(1 995年修复)。东门南约200米处有小东门,小东门外原有石构码头紧邻苕溪,码头北侧文化堆积达2米以上,包含物主要有唐晚至宋的瓷器残件,采集标本有景德镇窑、龙泉窑、越窑、德化窑、吉州窑和耀州窑等窑口的碗、盘类生活用具。

安城还是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旧居所在地。吴昌硕1 7岁时从鄣吴村迁至安吉城(现安城),置地建宅,宅名“芜园”。芜园遗址尚存。安城地处故鄣郡中心地带,汉代建县,唐代建城,是唐晚至民国末安吉州、县治地,时间长达l 300多年。期间于明正德元年(1 506)至清乾隆三十六年(1 771)为安吉州治。北宋时期,安城是浙北的主要商贸集散地,“豪商杰贾,万里辐辏,蔚为东南大邑。”

安城城墙是浙江及江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州、县级城防体系,并具有山区地方特色。城墙始建于元末明初,历经明、清及民国多次修葺,保留了不同时期城墙砌筑工艺。对于研究建筑技术、材料演变具有重要价值。并且从城墙整体看,安城城墙系分段营建,分段间存有明显的交接痕迹,这充分证明整座城墙是由官府牵头,民间工匠分段建造,这样规模的城墙采取分段包工建造也较为少见。

安城的周密布局、城门的巧妙设计均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。保护好安城、安城城墙、护城河和跨河石桥,对于研究我国特别是江南山区州、县建置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整个城防体系的构筑等,可提供极其重要的历史信息和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
安城及安城城墙犹如一座集建筑、艺术于一体的州、县城市建筑博物馆,保护和利用好这份历史遗产,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激发民族斗志,发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。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乾元古城墙及城门

乾元古城墙及城门
乾元古城墙及城门

 

德清于唐天授二年(691)设县,唐代无城墙,只在水道上设立木栅,以阻商旅。

宋景德元年(1004 )始筑土郛。宋朝末年开始修筑石城,当时,临山则断丘岗成堑 ,近郊则因兜浜而为池,城墙蜿蜒,跨越长桥河南北。溪流上下,仍置木栅。城墙周长约有6里。

明朝成化年间(1465~1487),各县奉命拆除城墙之石移至沿海修筑海塘,城墙石被拆而土郛还在,当时城墙设有七门。至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),将七门改为四门,城门用条石砌城拱圈,城上建望楼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为御倭寇进犯,重筑石城墙。上下水城桥各置水门五道,又在西门设水城门。陆上设五门。城墙周长773丈5尺,高2丈3尺,墙基宽2丈,向上收小。设垛口1540多个,每隔10丈设敌台1座。每隔3座敌台设铺。城墙外大部地段开挖护城河。至此,德清城墙全部建成,历经明末战乱仍然坚固。

清康熙初年,德清城墙依然完好,陆上设有5门,迎春东门(今溪东街东端);见山门(今溪西街西端);南门(今南门城桥南堍);西门(今县西街红绿灯处);北门(今广场路人民广场处)。在康乾盛世,城墙作用不大,后因年久失修,开始颓废,至嘉庆年间又重修。民国也屡作修缮。

从东门城桥往南出发,向前约几十米西拐,上焦山,向西走,至农贸市场西端,北拐,穿过南门城桥、南街,上大家山,到大家山顶,然后从北坡而下,沿环城路北行,过西门城桥再北行,上凤凰山南端,接着东拐,沿着老县政府后穿人民广场中段,直至环城东路,南拐,到达东门城桥,回到出发点。

解放初,城墙基本完好,只是城墙的城楼和一些木质建筑没有了。上世纪50年代末,为抵御水患,国家号召兴修水利,拆除城门及城墙砌石用于水利设施建设。这与明朝成化年间奉命拆除城墙之石修筑海塘之事相似。但是时代不同了,城墙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,它不可能再有修复。从那以后,城墙逐渐消失。

1959年拆除了小南门,接着1960年拆除北门。西门也是1960年前后,一侧的西门城桥是1969年前后。东门是1963年。南门最晚拆除,是1971年。大量的条石被挖走。从那时起石城墙变成了土城墙。

1966年德清在北门城墙处修建人民广场,该处的一大段城墙被夷为平地,这是城墙快速消失的开始。文革之后,经济逐渐复苏,此时城墙成了交通的障碍,同时城墙的地基和护城河又成了可利用之土地。城墙成了许多单位盖房的地。于是城墙成段成段地消失。上世纪80年代初东门城桥和南门城桥相继被拆,则是德清城墙的终结。德清城墙从始建到全部建成花了五百多年,然后又维持了四百多年,而使其消失仅用了二十多年。

如今行走在大家山上那一段不足百米的古城墙上,眼前只有起伏的黄土和歪斜的树木,很难想像它曾经是蜿蜒高大的古城墙,这情景不禁让人感慨万千。城墙因御外敌、保一方安宁而生,在冷兵器时代,它的作用无可替代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它的作用越来越弱,最终因失去自身价值而被人遗弃。德清古城墙在时代的浪潮中消失了,与此同时,许许多多古城墙也是同样的命运。再回望德清古城墙,它曾是何等的精致,更让人惋惜的是,它是从五十多年前才开始逐渐消失的。

 

湖州古城墙及城门

湖州古城墙及城门
湖州古城墙及城门(扫描二维码查看该地标)

 

湖城,在历史上与其它地方一样,城市四周建有逶迤的城墙,但湖城又有不同之处,起先,在秦时,西楚霸王项羽建子城,规模不大,范围相当于今天公园路以南、人民路以西、府西街以北、爱山街以东的区域。不但建有城墙,还在城周开城濠,据明成化《湖州府志》载,子城“周一里三百六十七步,东西二百三十七步,南北一百三十六步”(古代一步合今1.6米)。到了晋代,郭璞筑罗城。至明清时,湖城的范围南北为6里,东西为4里,高大的城墙分隔为城内城外。古城墙沿今天的环城东路、环城南路、环城西路、环城北路蜿蜒起伏,并在城墙上建有6座城门,东名迎春门(现称东门口),南名定安门(九八医院后的公路桥处),西名清源门(在东风小学前),西北名迎禧门,即青塘门(在星海名城附近),北名奉胜门,即霸王门(原湖州通用厂处),东北名临湖门(现临湖桥处)。这6座城门中,除了迎禧门外,其余5座城门又都有陆门和水门,以方便行人、舟船进出。

解放时,古城墙因年代久远和人为的破坏,许多地方都已残垣断壁,不过,在环城南路和环城西路一带,还能看到高高的城墙,这些城墙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,已是颓废不堪,杂草丛生,但人们还能沿着土坡攀登而上。登上城头,极目远眺,可看到山峦叠翠、河流如带、阡陌纵横、桑园簇簇、鱼荡星如棋布……

岁月流逝,沧桑巨变。如今,沿着古城墙的遗址,先后建起了厂房、住宅、商店,护城河也被填平,成了道路,古老的城墙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。

嘉兴古城墙及城门

嘉兴古城墙及城门
嘉兴古城墙及城门(扫描二维码定位查看该地标)

史料记载,三国吴黄龙三年即公元231年“由拳野稻自生”,孙权将由拳县改名为禾兴县,相传嘉兴在这一年建子城。当时,东吴命令各郡县“修城郭,起谯楼,掘深池大堑。” 嘉兴开始兴建城墙,分别在城墙东西南北方向各建造城门。

明崇祯《嘉兴县志》记:“嘉兴旧城周围一十二里,高二丈二尺,厚一丈五尺。至清代,嘉兴古城墙高大概5.3米,厚3.3米,整个城墙连起来有9.8公里的长度。城门名称,历朝历代有变化。五代后晋天福四年(939),升嘉兴县为秀州后,拓嘉兴城为州城。宋称军城,元称路城,明清为府城。

嘉兴城有四座城门,东门旧名青龙门,宋初更名春波门,西门旧名永安门,宋初更名通越门,南门旧名广济门,宋初更名澄海门,北门旧名望京门,宋初更名望云门,续改为望吴门。四座城门共同点是城门都有两个门洞,陆路门上有高大的谯楼,而边上的水路门上就没有谯楼,且置吊桥。

一、东门——春波门
嘉兴东门叫春波门,是嘉兴古城四座城门的东门。项映薇所著的《古禾杂识》云:“至东门外之甪里街,则绅富所居,门楣连亘。” 春波门是水陆两门。春波门外的宣公桥原是座石拱桥,是城内外进出要道,和春波门相依相守。东门外的狮子汇,为五路水汇合形成漾潭,又名油潭、五合水,清末民初是水路交通要道,沿岸是南湖游船和航船货船的渡口,日夜繁忙。

二、南门——澄海门
嘉兴南门叫澄海门,是嘉兴古城四座城门的南门,据明万历《秀水县志》记载,“南为澄海”。由此可知,嘉兴城的南门从明初起,就叫澄海门。明万历三十九年澄海门改为迎黄门,清代和民初又叫澄海门。嘉兴人至今仍习惯称南门为澄海门,城边有座澄海桥。澄海桥在澄海门东南的通济河上。旧时澄海桥至醋坊桥的一段河道称通济河。上世纪初起,此段河道逐渐淤塞,人们把澄海桥之南至西南湖的一段河道也称作通济河了。通济河接西南湖来水,流入锦带河、宝带河、胭脂河。

三、西门——通越门
嘉兴的西门原本叫通越门,意即出此门往西可直达越地,项映薇所著的《古禾杂识》写道:“出通越门即西水驿,江湖流丐,泊舟于此;遇官舫往来,索纤夫驿卒,恒招以应差。”,通越门同样是水陆两门。确切来说,通越门不是正西位置,是西南方向的,距离澄海门很近。比较正西方向的,还有一个“小西门”。因为只是一个圆拱形门洞,城墙上没有屋脊,因此人称“小西门”。

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,在西门和北门之间,新辟一座水城门,俗称小西门,引大运河的水入城内,经集凤桥而东入局西河,南通宝带河北行,经城隍庙前天庆桥,分一支东经学前河,由张家弄入北门市河。其本流由天庆桥北行,经城隍庙、楞严寺东侧至落花桥倾脂河,东经过天宁寺,过孩儿桥入北门市河。

四、北门——望吴门
当时的北门叫望吴门,意即北望春秋时的吴国。望吴门在嘉兴的北边,是通吴国的。明朝周绍濂有诗《秀水》云:“望吴门外水如油,潋滟腾空映鹢舟。莫是西施曾濯绣,至今人羡锦江头。”,民国十七年(1928),为了便于城内城外的经济、交通连成一片,方便居民生活生产,在嘉兴众多士绅的提议倡导下,政府同意将县城的城墙拆除,用拆下的墙砖来铺筑道路。嘉兴著名士绅陆初觉任拆城筑路委员会主席。将拆下的墙砖沿城基修筑了嘉兴县城第一条较宽广、最长的碎石马路,宽6米,长5.13公里。四座城门也随之消失,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。

广安桥

坍塌桥也叫塔桥或踏水桥。该桥始建于明洪武(1368-1398)年间,原堂堂骨桥,后经清末重修,桥面下至两岸,两头桥台岸齐平,每逢大水,泗安溪的河水都会淹没桥面,行人在桥上行走,就像在河中行走,故取原桥名堂堂堂桥的谐音,民间称坍塌桥。但是这座桥的正式问题额的名字是广安桥,当时是泗安镇通向安徽广德的必经之路,因此取广德、四安各字。
坍塌桥也叫塔桥或踏水桥。该桥始建于明洪武(1368-1398)年间,原堂堂骨桥,后经清末重修,桥面下至两岸,两头桥台岸齐平,每逢大水,泗安溪的河水都会淹没桥面,行人在桥上行走,就像在河中行走,故取原桥名堂堂堂桥的谐音,民间称坍塌桥。但是这座桥的正式问题额的名字是广安桥,当时是泗安镇通向安徽广德的必经之路,因此取广德、四安各字。

上泗安有三座古桥坐落在泗安塘上,从上游到下游(从西到东)依次是:寿星桥,广安桥和太平高桥。

 

德清那些现存的重量级古桥及其位置 map.jx.cn

德清古桥群中的重量级古桥分别位于德清县三合乡、新安镇、雷甸镇、武康镇、钟管镇、新市等。由寿昌桥、永安桥、万善桥、万寿桥、青云桥、兼济桥、普济桥、社桥等组成。多数保存比较完好、造型古朴、整体结构和局部艺术风格均保存着初建时的原貌、德清地处杭嘉湖平原西部,境内河道密布、古桥众多,尤其是保留了十余座宋、元时期的石桥,实属难得和罕见,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的重要实物例证。具有较高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。
全国文保:寿昌桥-南宋咸淳年间(1265―1274)、兼济桥-南宋乾道八年(1172)、永安桥-南宋、万善桥-宋元、普济桥-宋、青云桥-宋元、社桥-元至正十六年(1356)

省级文保:清河桥-北宋治平年间(1064-1067)、追远桥-南宋绍熙二年(1191)、僧家桥-南宋宝庆二年(1226)、上邻桥-南宋开禧元年(1205)、万安桥-南宋绍兴年间(1131-1162)、圣济桥-清咸丰三年(1853)、德武桥-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

德武桥位于乾元镇幸福村,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原是德清县和武康县的界桥,是德清古桥群中年代最晚的一座。
德武桥位于乾元镇幸福村,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原是德清县和武康县的界桥,是德清古桥群中年代最晚的一座。
在全国文保僧家桥旁。
在全国文保僧家桥旁。
在今德清高兴桥村。
在今德清高兴桥村。
永安桥位于德清县三合乡下杨村环桥头自然村,始建于南宋。永安桥系单孔石拱桥,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7.30米,宽2.80米,单孔净跨6.00米,净高2.70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桥拱用四条石分节并列砌置,圆弧拱度小于180度,弧线优美平缓。南北两坡各置踏跺,踏跺边上置垂带石。压券石两端各饰卷云纹,南北两侧四块长系石均阳刻卷云纹,垂带石上置仰覆莲瓣望柱四根。望柱间桥栏为须弥座式,望柱两头用抱鼓石支撑,桥顶为二条石,中间并列横砌块石。
永安桥位于德清县三合乡下杨村环桥头自然村,始建于南宋。永安桥系单孔石拱桥,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7.30米,宽2.80米,单孔净跨6.00米,净高2.70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桥拱用四条石分节并列砌置,圆弧拱度小于180度,弧线优美平缓。南北两坡各置踏跺,踏跺边上置垂带石。压券石两端各饰卷云纹,南北两侧四块长系石均阳刻卷云纹,垂带石上置仰覆莲瓣望柱四根。望柱间桥栏为须弥座式,望柱两头用抱鼓石支撑,桥顶为二条石,中间并列横砌块石。
追远桥位于武康镇三桥村,位于荒郊野外农田之中,桥下已经无有水了。桥柱上有南宋绍熙二年(1191)的建桥题记。
追远桥位于武康镇三桥村,位于荒郊野外农田之中,桥下已经无有水了。桥柱上有南宋绍熙二年(1191)的建桥题记。
圣济桥位于新市镇韶村,和德武桥是德清古桥群中仅有的2座非早期桥梁,建于清咸丰三年(1853)。
圣济桥位于新市镇韶村,和德武桥是德清古桥群中仅有的2座非早期桥梁,建于清咸丰三年(1853)。
位于武康镇太平村,万安桥北侧,太平村(已拆迁)东边。
位于武康镇太平村,万安桥北侧,太平村(已拆迁)东边。
万善桥位于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百子堂前小河上,始建于元代,系单孔石拱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7.6米,顶宽2米,单孔净跨6.8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桥拱用四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,南北两坡各置踏跺六级,踏跺边上置垂带石,仰天石下的压券石贯穿整桥,外缘饰乳丁纹,压券石两端各饰卷云纹。垂带石上置覆莲花望柱四根,望柱两头用抱鼓石支撑。桥顶为二条石,中间并列横砌块石,桥顶桥栏为须弥座样式,长系石下留有楹联石,桥顶券面石上双钩阴线篆书“万善”二字。
万善桥位于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百子堂前小河上,始建于元代,系单孔石拱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7.6米,顶宽2米,单孔净跨6.8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桥拱用四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,南北两坡各置踏跺六级,踏跺边上置垂带石,仰天石下的压券石贯穿整桥,外缘饰乳丁纹,压券石两端各饰卷云纹。垂带石上置覆莲花望柱四根,望柱两头用抱鼓石支撑。桥顶为二条石,中间并列横砌块石,桥顶桥栏为须弥座样式,长系石下留有楹联石,桥顶券面石上双钩阴线篆书“万善”二字。
兼济桥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姚家山自然村,始建于宋乾道八年 (1172年)。系三孔石梁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。桥身全长11.00米,两坡脚各长1.75米,桥面宽2.00米,高2.00米。桥墩为三立柱不联锁式结构,桥墩上放置石梁以作桥面,两侧桥栏与桥梁连为一体,用整石凿成须弥座样式。桥梁部分两端阳刻花卉纹,中间阴刻楷书 “兼济桥”,桥栏部分阴刻如意花卉纹,长系石阳刻如意花卉纹。在中孔东墩石柱上镌有宋乾道八年壬辰岁丙午朔端午立,□□□□厘友共舍财重新建造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启智心,□□□□□□干舍钱一佰贯。
兼济桥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姚家山自然村,始建于宋乾道八年 (1172年)。系三孔石梁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。桥身全长11.00米,两坡脚各长1.75米,桥面宽2.00米,高2.00米。桥墩为三立柱不联锁式结构,桥墩上放置石梁以作桥面,两侧桥栏与桥梁连为一体,用整石凿成须弥座样式。桥梁部分两端阳刻花卉纹,中间阴刻楷书 “兼济桥”,桥栏部分阴刻如意花卉纹,长系石阳刻如意花卉纹。在中孔东墩石柱上镌有宋乾道八年壬辰岁丙午朔端午立,□□□□厘友共舍财重新建造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启智心,□□□□□□干舍钱一佰贯。
上邻桥同样位于德清县城,建于南宋开禧元年(1205),与僧家桥直线距离大约300米。桥柱上有明“正德七年岁次壬申九月十一日县丞张珪偕道长陈玄重修”;清“道光十二年冬月立”的题刻,据说还有南宋“开禧乙丑重建”的题记。
上邻桥同样位于德清县城,建于南宋开禧元年(1205),与僧家桥直线距离大约300米。桥柱上有明“正德七年岁次壬申九月十一日县丞张珪偕道长陈玄重修”;清“道光十二年冬月立”的题刻,据说还有南宋“开禧乙丑重建”的题记。
僧家桥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镇,也就是之前的武康县城,建于南宋宝庆二年(1226),旁还有一座有民国题记的横塘桥。
僧家桥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镇,也就是之前的武康县城,建于南宋宝庆二年(1226),旁还有一座有民国题记的横塘桥。
寿昌桥位于下渚湖街道二都村,是德清古桥群中唯一的一座单体国保,不仅是德清古桥群中最好的一座,还是整个浙北杭嘉湖乃至长三角地区迄今发现的形制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单孔石拱桥,建于南宋咸淳年间(1265―1274)。
寿昌桥位于下渚湖街道二都村,是德清古桥群中唯一的一座单体国保,不仅是德清古桥群中最好的一座,还是整个浙北杭嘉湖乃至长三角地区迄今发现的形制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单孔石拱桥,建于南宋咸淳年间(1265―1274)。
万安桥位于武康镇太平村,据明《武康县志》载:“万安桥,俱绍兴间(1131-1162)僧善诚建”。万安桥是德清古桥群中规模最小的一座,上有南宋绍兴庚辰(1160)的纪年。
万安桥位于武康镇太平村,据明《武康县志》载:“万安桥,俱绍兴间(1131-1162)僧善诚建”。万安桥是德清古桥群中规模最小的一座,上有南宋绍兴庚辰(1160)的纪年。
社桥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社桥自然村,建于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。系五孔石梁桥,桥面略呈拱形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42米,面宽2.8米。桥墩为三立柱联锁式结构,桥墩上放置三条石梁以作桥面,须弥座式桥栏板,桥栏尽头用抱鼓石支撑。望柱部分为圆头方体,柱头镌有仰覆莲瓣纹饰。桥梁两端坡脚有踏跺8级,踏跺两旁置垂带石。桥中孔排柱镌有“□□□财□□□□□皇庆□年□初九日乙未重□□□□”题记,桥梁正中均有阳刻桥名题刻。
社桥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社桥自然村,建于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。系五孔石梁桥,桥面略呈拱形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42米,面宽2.8米。桥墩为三立柱联锁式结构,桥墩上放置三条石梁以作桥面,须弥座式桥栏板,桥栏尽头用抱鼓石支撑。望柱部分为圆头方体,柱头镌有仰覆莲瓣纹饰。桥梁两端坡脚有踏跺8级,踏跺两旁置垂带石。桥中孔排柱镌有“□□□财□□□□□皇庆□年□初九日乙未重□□□□”题记,桥梁正中均有阳刻桥名题刻。
青云桥位于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环桥自然村内,依据其建筑风格,该桥的始建年代为宋元。青云桥系单孔石拱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1.00米,宽1.80米,单孔净跨5.45米,净高3.10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拱券用三条石分节并列砌置,共五联。拱券顶上桥面平铺二条石,二条石中并列横砌小条石,长系石下留有楹联石,桥拱券面石上阴刻楷书“青云桥”。现处于一新建小区的北面。
青云桥位于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环桥自然村内,依据其建筑风格,该桥的始建年代为宋元。青云桥系单孔石拱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1.00米,宽1.80米,单孔净跨5.45米,净高3.10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拱券用三条石分节并列砌置,共五联。拱券顶上桥面平铺二条石,二条石中并列横砌小条石,长系石下留有楹联石,桥拱券面石上阴刻楷书“青云桥”。现处于一新建小区的北面。
清河桥位于德清的旧县城(如今的乾元镇),是一座建于北宋治平年间(1064-1067)的古桥,据明嘉靖《德清县志》载:“清河桥,在县东一百七十步,当学宫之前,宋治平间建”。清河桥是德清古桥中最早的一座。
清河桥位于德清的旧县城(如今的乾元镇),是一座建于北宋治平年间(1064-1067)的古桥,据明嘉靖《德清县志》载:“清河桥,在县东一百七十步,当学宫之前,宋治平间建”。清河桥是德清古桥中最早的一座。
普济桥位于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,始建于宋元时期,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九月重建。桥为拱形三孔石梁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。桥身全长19.00米,坡脚宽2.60米,桥面宽2.27米,高3.85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南北两坡各置踏跺五级,踏跺两边置垂带石,桥梁为二条石,两条石中间并列横砌小块石,桥梁两侧置须弥座桥栏,须弥座之间置覆莲花望柱,中孔桥梁两头阳刻花卉,中双钩阴刻楷书“普济”,旁有年款。桥上覆莲花望柱仍有宋元遗风。
普济桥位于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,始建于宋元时期,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九月重建。桥为拱形三孔石梁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。桥身全长19.00米,坡脚宽2.60米,桥面宽2.27米,高3.85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南北两坡各置踏跺五级,踏跺两边置垂带石,桥梁为二条石,两条石中间并列横砌小块石,桥梁两侧置须弥座桥栏,须弥座之间置覆莲花望柱,中孔桥梁两头阳刻花卉,中双钩阴刻楷书“普济”,旁有年款。桥上覆莲花望柱仍有宋元遗风。
位于洛舍镇东衡村赵孟頫墓西北边。
位于洛舍镇东衡村赵孟頫墓西北边。
1、寿昌桥

图片

寿昌桥位于下渚湖街道二都村,是德清古桥群中唯一的一座单体国保,不仅是德清古桥群中最好的一座,还是整个浙北杭嘉湖乃至长三角地区迄今发现的形制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单孔石拱桥,建于南宋咸淳年间(1265―1274)。

2、兼济桥

图片

兼济桥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姚家山自然村,始建于宋乾道八年   (1172年)。系三孔石梁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。桥身全长11.00米,两坡脚各长1.75米,桥面宽2.00米,高2.00米。桥墩为三立柱不联锁式结构,桥墩上放置石梁以作桥面,两侧桥栏与桥梁连为一体,用整石凿成须弥座样式。桥梁部分两端阳刻花卉纹,中间阴刻楷书  “兼济桥”,桥栏部分阴刻如意花卉纹,长系石阳刻如意花卉纹。在中孔东墩石柱上镌有宋乾道八年壬辰岁丙午朔端午立,□□□□厘友共舍财重新建造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□启智心,□□□□□□干舍钱一佰贯。

3、永安桥

图片

永安桥位于德清县三合乡下杨村环桥头自然村,始建于南宋。永安桥系单孔石拱桥,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7.30米,宽2.80米,单孔净跨6.00米,净高2.70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桥拱用四条石分节并列砌置,圆弧拱度小于180度,弧线优美平缓。南北两坡各置踏跺,踏跺边上置垂带石。压券石两端各饰卷云纹,南北两侧四块长系石均阳刻卷云纹,垂带石上置仰覆莲瓣望柱四根。望柱间桥栏为须弥座式,望柱两头用抱鼓石支撑,桥顶为二条石,中间并列横砌块石。

4、万善桥

图片

万善桥位于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百子堂前小河上,始建于元代,系单孔石拱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7.6米,顶宽2米,单孔净跨6.8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桥拱用四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,南北两坡各置踏跺六级,踏跺边上置垂带石,仰天石下的压券石贯穿整桥,外缘饰乳丁纹,压券石两端各饰卷云纹。垂带石上置覆莲花望柱四根,望柱两头用抱鼓石支撑。桥顶为二条石,中间并列横砌块石,桥顶桥栏为须弥座样式,长系石下留有楹联石,桥顶券面石上双钩阴线篆书“万善”二字。

5、普济桥

图片

普济桥位于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,始建于宋元时期,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九月重建。桥为拱形三孔石梁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。桥身全长19.00米,坡脚宽2.60米,桥面宽2.27米,高3.85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南北两坡各置踏跺五级,踏跺两边置垂带石,桥梁为二条石,两条石中间并列横砌小块石,桥梁两侧置须弥座桥栏,须弥座之间置覆莲花望柱,中孔桥梁两头阳刻花卉,中双钩阴刻楷书“普济”,旁有年款。桥上覆莲花望柱仍有宋元遗风。

6、青云桥

图片

青云桥位于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环桥自然村内,依据其建筑风格,该桥的始建年代为宋元。青云桥系单孔石拱桥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11.00米,宽1.80米,单孔净跨5.45米,净高3.10米。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置,拱券用三条石分节并列砌置,共五联。拱券顶上桥面平铺二条石,二条石中并列横砌小条石,长系石下留有楹联石,桥拱券面石上阴刻楷书“青云桥”。现处于一新建小区的北面。

7、社桥

图片

社桥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社桥自然村,建于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。系五孔石梁桥,桥面略呈拱形,整桥用武康石砌筑,桥身全长42米,面宽2.8米。桥墩为三立柱联锁式结构,桥墩上放置三条石梁以作桥面,须弥座式桥栏板,桥栏尽头用抱鼓石支撑。望柱部分为圆头方体,柱头镌有仰覆莲瓣纹饰。桥梁两端坡脚有踏跺8级,踏跺两旁置垂带石。桥中孔排柱镌有“□□□财□□□□□皇庆□年□初九日乙未重□□□□”题记,桥梁正中均有阳刻桥名题刻。

以上是7座是全国文保德清古桥群,以下是省级文保:

1、清河桥

图片

清河桥位于德清的旧县城(如今的乾元镇),是一座建于北宋治平年间(1064-1067)的古桥,据明嘉靖《德清县志》载:“清河桥,在县东一百七十步,当学宫之前,宋治平间建”。清河桥是德清古桥中最早的一座。

2、追远桥

图片

追远桥位于武康镇三桥村,位于荒郊野外农田之中,桥下已经无有水了。桥柱上有南宋绍熙二年(1191)的建桥题记。

3、僧家桥

图片

僧家桥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镇,也就是之前的武康县城,建于南宋宝庆二年(1226),旁还有一座有民国题记的横塘桥。

4、上邻桥

图片

上邻桥同样位于德清县城,建于南宋开禧元年(1205),与僧家桥直线距离大约300米。桥柱上有明“正德七年岁次壬申九月十一日县丞张珪偕道长陈玄重修”;清“道光十二年冬月立”的题刻,据说还有南宋“开禧乙丑重建”的题记。

5、万安桥

图片

万安桥位于武康镇太平村,据明《武康县志》载:“万安桥,俱绍兴间(1131-1162)僧善诚建”。万安桥是德清古桥群中规模最小的一座,上有南宋绍兴庚辰(1160)的纪年。

6、圣济桥

图片

圣济桥位于新市镇韶村,和德武桥是德清古桥群中仅有的2座非早期桥梁,建于清咸丰三年(1853)。

7、德武桥

图片

德武桥位于乾元镇幸福村,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原是德清县和武康县的界桥,是德清古桥群中年代最晚的一座。

其他:

1、高新桥

图片
在今德清高兴桥村。
2、横塘桥
图片
在全国文保僧家桥旁。
3、中渡桥
图片
位于武康镇太平村,万安桥北侧,太平村(已拆迁)东边。
4、千秋桥
图片
位于洛舍镇东衡村赵孟頫墓西北边。
以下是上述德清古桥的具体地理位置,用高德地图扫描可查看。
图片

欢迎你加入#嘉兴古迹地标#地图群,查看并分享你身边的古迹